向前敲瘦骨,犹自带铜声。
出自唐代李贺的《马诗二十三首》
译文到跟前敲敲它瘦劲的骨骼,还会发出带着铮铮的铜声。
注释瘦骨:清瘦的骨头。铜声:铜器发出的声音,这里形容马骨的坚劲。
赏析此句写马的形态和素质,“瘦骨”写形,表现马的处境,“铜声”写质,反映马的素质,绘声绘影,生动地显示了这匹马骨力坚劲的美好素质,诗人创造出物我两契的深远意境,婉曲曲折地表达出郁积心中的怨愤之情。
完善
原文
李贺《马诗二十三首》
龙脊贴连钱,银蹄白踏烟。无人织锦韂,谁为铸金鞭。
腊月草根甜,天街雪似盐。未知口硬软,先拟蒺藜衔。
忽忆周天子,驱车上玉山。鸣驺辞凤苑,赤骥最承恩。
此马非凡马,房星本是星。向前敲瘦骨,犹自带铜声。
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何当金络脑,快走踏清秋。
饥卧骨查牙,粗毛刺破花。鬣焦珠色落,发断锯长麻。
西母酒将阑,东王饭已干。君王若燕去,谁为拽车辕?
赤兔无人用,当须吕布骑。吾闻果下马,羁策任蛮儿。
飂叔去匆匆,如今不豢龙。夜来霜压栈,骏骨折西风。
催榜渡乌江,神骓泣向风。君王今解剑,何处逐英雄?
内马赐宫人,银鞯刺麒麟。午时盐坂上,蹭蹬溘风尘。
批竹初攒耳,桃花未上身。他时须搅阵,牵去借将军。
宝玦谁家子,长闻侠骨香。堆金买骏骨,将送楚襄王。
香幞赭罗新,盘龙蹙蹬鳞。回看南陌上,谁道不逢春?
不从桓公猎,何能伏虎威?一朝沟陇出,看取拂云飞。
唐剑斩隋公,拳毛属太宗。莫嫌金甲重,且去捉颴风。
白铁锉青禾,砧间落细莎。世人怜小颈,金埒畏长牙。
伯乐向前看,旋毛在腹间。只今掊白草,何日蓦青山?
萧寺驮经马,元从竺国来。空知有善相,不解走章台。
重围如燕尾,宝剑似鱼肠。欲求千里脚,先采眼中光。
暂系腾黄马,仙人上彩楼。须鞭玉勒吏,何事谪高州?
汉血到王家,随鸾撼玉珂。少君骑海上,人见是青骡。
武帝爱神仙,烧金得紫烟。厩中皆肉马,不解上青天。
译文及注释
译文龙马脊毛图案像连接着的铜钱,银蹄飞驰一片白色宛如踏云烟。可是没有人为它编织锦绣障泥,又有谁肯为它铸造饰金的马鞭?
寒冬腊月里,草根也发甜,京城道路上,白雪撒如盐。不知自己嘴,是硬还是软,就是碰蒺藜,也要去吞衔。
忽然想起,周穆王何等威风,驾驶着车骑,驰进群玉山中。骑卒吆喝开道,辞别了京城,八骏里面那赤骥马最受恩宠!
这匹马可不是人家的凡马,它原是天上那房星的精灵。到跟前敲敲它瘦劲的骨骼,还会发出带着铮铮的铜声。
平沙覆盖着大漠宛如白雪茫茫,如弯钩的月亮高挂在燕然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这组诗名为咏马,实际上是借物抒怀,抒发诗人怀才不遇的感叹和愤慨,以及建功立业的抱负和愿望。这是一组颇有特色的咏物诗,具有寓意精警、寄托遥深、构思奇巧、用典灵活等艺术特色。
怀才不遇是李贺在这组诗中所寄寓的第一层意思,也是这组诗中的重点所在,开篇第一首,描绘了一匹神采奕奕的良马形象:“龙脊贴连钱,银蹄白踏烟。”它的脊背上有黑色连钱花,奋起银奔跑起来时,脚下是一片白色的云烟,简直如腾云驾雾一般。可惜的是,这样的一匹好马却“无人织锦韂”,更没人为之“铸金鞭”,诗人在这里寄寓了自己空有满腹才华却无人赏识的感慨,其失落感显得异常强烈!在《马诗》其三中,诗人写道:“忽忆周天子
展开阅读全文 ∨
创作背景
李贺是唐室宗孙,系出郑王李亮之后。但积久年深,他这唐室宗枝,却早被皇家忘却,直败落到山坡村居、门庭冷落、甲蔬淡饭难于为继的清苦地步。尽管才华横溢,砺志苦读,诗名早著,但由于得不到力者的引荐,他终是不被赏识,只能挣扎于社会下层,于是带着忧愤之情创作了这组诗。这组诗历来被认为非一时一地之作。吴企明《李贺集》则认为作于元和九年(814),时逢马年,诗人感慨万千,一气呵成创作了这组诗。
参考资料:完善
1、
闵泽平.李贺全集.武汉:崇文书局,2015:296-318
2、
霍松林.历代绝句精华鉴赏辞典.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1993:603
简析
《马诗二十三首》是一组五言诗。这组诗名为咏马,实际上是借物抒怀,抒发诗人怀才不遇的感叹和愤慨,以及建功立业的抱负和愿望。这组咏物诗颇有特色,合观组诗,浑然天成,紧紧围绕着主旋律弹奏;分而观之,每首又各有侧重而自成一体。全诗寓意精警、寄托遥深、构思奇巧、用典灵活,是为不可多得的佳作。
李贺
李贺(约公元790年-约817年),字长吉,汉族,唐代河南福昌(今河南洛阳宜阳县)人,家居福昌昌谷,后世称李昌谷,是唐宗室郑王李亮后裔。“长吉体”诗歌的开创者,有“诗鬼”之称,是与“诗圣”杜甫、“诗仙”李白、“诗佛”王维相齐名的唐代著名诗人。著有《昌谷集》。李贺是中唐的浪漫主义诗人,与李白、李商隐称为唐代三李。有“太白仙才,长吉鬼才”之说。李贺是继屈原、李白之后,中国文学史上又一位颇享盛誉的浪漫主义诗人。元和十一年(816年),李贺强撑病躯,回到昌谷故居,整理所存诗作,不久病卒,时年二十七岁(一说二十四岁)。► 253篇诗文 ► 665条名句
完善
猜您喜欢
碧野朱桥当日事,人不见,水空流。
——秦观《江城子·西城杨柳弄春柔》
美人迈兮音尘阙,隔千里兮共明月。
——谢庄《月赋》
家必自毁,而后人毁之;国必自伐,而后人伐之。
——《孟子·离娄章句上·第八节》
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苏轼《饮湖上初晴后雨二首·其二》
天旋地转回龙驭,到此踌躇不能去。
——白居易《长恨歌》
纤云四卷天无河,清风吹空月舒波。
——韩愈《八月十五夜赠张功曹》
天下莫柔弱於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以其无以易之。
——《老子·德经·第七十八章》
不如意事常八九,可与人言无二三。
——《醒世恒言·卷三十二》
游丝冉冉花枝静,青壁迢迢白鸟过。
——王守仁《春晴》
潭清疑水浅,荷动知鱼散。
——储光羲《钓鱼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