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3月29日
未开展收费合影项目的声明
就在昨天晚上,成都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公开回应称,尽管熊猫基地通过多种方式已对相关谣言进行了多次官方回应和答复,但仍由于个别人或组织在不了解、不理解、不核查事实的情况下,通过网络有组织、有计划、有节奏地对热心猫粉进行煽动,对大熊猫保护工作进行恶意攻击,甚至影响了基地的正常工作开展,为此,熊猫基地通过法律途径,发表律师声明,以消除负面影响。
2017年4月19日
未开展收费合影项目的声明
针对爆料文章指出的“熊猫基地开展收费合影项目”,成都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声明,基地并未开展任何相关收费合影项目,能近距离接触大熊猫的只有饲养员、兽医、见习饲养员、研究人员以及通过审核与培训参与保育体验活动的志愿者。凡是试图利用与大熊猫的合影进行自我炒作者、利用网络不实信息或错误信息编造基地有收费合影项目的污蔑诽谤者,成都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都将依法追究责任。
2017年12月11日
向封面新闻公布大熊猫“倩倩”视频
繁育基地表示,对网络上流传的熊猫基地与某些网站、机构开展收费合影项目,成都大熊猫繁育研究经与猫途鹰网站(TripAdvisor)友好沟通与协商,猫途鹰网站(TripAdvisor)已删除了对基地的名誉构成损害的不实网帖。
2017年4月27日
新闻发布会公布大熊猫“倩倩”视频
对于爆料文章中提到“萌兰曾在基地受过惨无熊道的折磨,患过骨髓炎,却得不到治疗”。成都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声明,从2017年1月底检查到大熊猫“萌兰”异常开始,成都熊猫基地本着国家大熊猫保护机构的责任感与使命感,针对“萌兰”的发病情况,为“萌兰”的治疗付出了大量心力,尽职尽责,并于5月23日与7月7日先后对外公布了相关治疗情况。
爆料还提到熊猫“萌萌”出现入住不合格兽舍遭虐待的情况,文章中说:“萌萌”在14号兽舍中来回走动,重复仰头、眼神呆滞,便怀疑其存在刻板行为。所谓“刻板行为”是野生动物在圈养环境下,因环境丰富度不足,出现机械且无目的的行为,如来回踱步、摇头晃脑等,严重者会出现自残。
对此,基地回应称,每只大熊猫都有对应负责的饲养员,每天都会注意观察大熊猫的精神及行为情况,一旦出现异常会及时采取措施。“大熊猫出现重复的行为大多数是有目的的,”饲养班班长李翰举了个例子,大熊猫的窝窝头每天分几次投喂,可能下午3点,大熊猫想吃窝头了又没到“饭点”,因为期盼它们会来回走动,一旦提供食物,重复行为就消失了,这种便不能称之为“刻板行为”。
“大部分游客并非每天都来基地,不了解大熊猫的生活习性,看到踱步就认为是刻板行为,这种判断方法是很片面的,”据“萌萌”饲养员介绍,它体检正常,体重131公斤,略有超重,会视情况为其减肥,暂未发现刻板行为。
那“萌萌”的行为是因为入住不合格兽舍造成的吗?
据了解,“萌萌”的兽舍共有2间,每间都是一个六边形的房间,两间兽舍由走廊联通。根据测量,一间兽舍的面积约25㎡,两间兽舍共计约50㎡。
根据国家林业局2012年2月23日发布的《大熊猫饲养管理技术规程》第4.2.2.1条规定,“成年大熊猫应拥有独立两间的兽舍,合计面积不低于30㎡”。也就是说,“萌萌”现住的14号兽舍内场面积是符合规定的,面积远高于最低标准30㎡。
针对网友所称的熊猫基地大熊猫出现所谓的“螨虫眼”,基地表示,基地兽医一直在积极跟踪应对。到目前为止,这些动物除了眼圈周围脱毛以外,并未发现发痒、结痂等症状,精神、食欲正常,也并未影响生长发育,血液生理、生化指标也未见异常。例如:脱毛较为严重的大熊猫“勇勇”目前精神状态、行为良好,血液生理、生化指标正常,每日粪便量11公斤,每日竹子供给量约50公斤-60公斤,属于正常范围。
基地解释道,大熊猫寄生虫病的预防一直作为成都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种群安全和疾病防控的重点之一。针对疥螨和痒螨,伊维菌素和塞拉菌素在临床上已取得良好治疗效果。事实上,网友所称的基地大熊猫出现的“螨虫眼”,基地兽医在一年多以前就开始进行病因病原学跟踪调查,重点集中在蠕形螨检测、真菌检测和维生素、微量元素检测。一直未查出明确病因。
基地在回应中还提到了基地官方微博为什么关闭了评论功能。“一年以来,基地的评论区里,收到了大量针对基地科研人员的人身攻击,甚至出现大量恶毒诅咒,为减轻基地科研人员心理负担,维护大熊猫保护研究工作的正常秩序,基地官方微博于2017年11月底设置了评论权限。”
基地在回应的最后,向发布《成都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披着爱大熊猫的皮,却干着虐大熊猫的渣事》一文的作者、微信公众号:爱猫(aimao1024)、转载该文的新浪微博用户@旅游川西 发出邀请,希望他们到基地现场了解、核实文中所提的相关情况。
可以看出,繁育基地和部分关心大熊猫的人士之间的“矛盾”,还真不是一天两天了,通过这次风波,必会有更多关注者走进基地。那么究竟真实的情况如何?更多的关注之下,也许会有答案;那些一直没有查出病因的疾病,说不定也有救了。
资料/新华社、界面新闻
“
北青财迷到家所载文章、图片、音频、视频等内容均出于为公众传播更多资讯信息之目的,部分内容来源自网络,版权属于作者,因无法与作者一一取得联系,故请作者与我们联系稿酬事宜;若作者不同意转载的,亦请尽快通知我们,我们将及时采取适当措施。
”返回搜狐,查看更多